三月听「风」|大众篆刻体验中心文化活动指南
史铁生在《比如摇滚与写作》中写:“整个春天都是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,长风沛雨,艳阳明月,那时田野被喜悦铺满,天地间充斥着生的豪情,风里梦里也全是不屈不饶的欲望。”
春风化雨,雨水送走寒冬和二月,我们迎来阳春三月。人们结束了春假的休养生息,也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学习生活中。
在电脑前,在操场上,在我们感受风的形状,且听风吟。
本次海报的主题色,源自中国传统色中的“云门”。“云门”又称“承云”,意为承受祥云福佑之意。
1
杜注《左传》云“黄帝受命有云瑞,故以云纪事也”。故云门又称承云,为承受祥云福佑之意,周代制礼作乐时将《云门》列为“六乐”之首,用以祭祀天神。《云门》依凤凰之鸣分为十二音阶,歌颂黄帝“大施天下之道而行”。
2
庾信《枯树赋》曰“声含嶰谷,曲抱《云门》”。杜甫《忆昔二首》咏“宫中圣人奏云门,天下朋友皆胶漆”。元结《云门》曰“云门,轩辕氏之乐歌也,其义盖言云之出,润益万物,如帝之德,无所不施”。
带着祥云的美好祝愿,我们从春天出发,乘风而起,展开三月的篇章。
风
风,汉语常用字,读作fēng,象形字,最早见于甲骨文,形像高冠、长尾的凤鸟之形,小篆从虫(古人认为风动虫生),隶变后楷书写作“風”,汉字简化后写作“风”。
风的本义是一种因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。《说文》:“风,八风也。”《国风·郑风·萚兮》:“萚兮萚兮,风其吹女。”引申为像风那样快,如风行。
风有“流行”的含义,故又引申为风俗、风气,如“蔚然成风、移风易俗;又引申为风景、风光;又指民歌,如采风;又引申为外在的姿态,如作风、文风,再引申为风声、消息等。风作动词时,则指借风力吹干吹净,虚化引申为教育、感化。
风将春的消息带到,剩下的——都交给大自然。以「风」为题,大众篆刻体验中心将继续带领大家通过三场主题活动,同沐春风,领略非遗文化风尚。
主题
活动
“半寸猢狲献京都,惟妙惟肖绘习俗”
老北京毛猴制作体验
柳出新芽,花吐芬芳
虫鸣螽跃,窸窸窣窣
还有那生机勃勃的小精灵——猴子
都是春天的使者
猴子作为自然界的小精灵
它的机敏、活泼,透着一种天然情趣
而由药材制成的毛猴
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品
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
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
也给春天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
春气萌动惊蛰天,震醒蛰伏越冬虫
半寸猢狲献京都,惟妙惟肖绘习俗
这个惊蛰节气,一起带着
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好奇
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“毛猴”吧
《“半寸猢狲献京都,惟妙惟肖绘习俗”老北京毛猴制作体验》
活动时间:3月5日 下午14:00-16:30
参加方式:现场体验
扫描上方二维码,即可报名
主题
活动
“东风随春归 梦想随鸢飞”
中国传统风筝体验
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
风筝一直以其独特的样式及功能
占据了重要的地位
在对外文化交流,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
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
风筝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
距今已有2000多年
无论是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
还是宋苏汉臣的《百子图》等经典画作中
都能找到放风筝的生动景象
其上的图样寓意如:
“福寿双全”“龙凤呈祥”“百蝶闹春”
“鲤鱼跳龙门”“麻姑献寿”“百鸟朝凤”
“连年有鱼”“四季平安”等
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
春天来了,惠风和畅,草木萌发
一起来制作中国传统风筝
寄予我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吧
《“东风随春归 梦想随鸢飞”中国传统风筝体验》
活动时间:3月12日 下午14:00-16:30
参加方式:现场体验
详细活动信息及报名方式敬请期待
主题
活动
“草木知春来,春分花已开”
春分草木染体验活动
“青青子衿”、“青青子佩”
“绿兮衣兮,绿衣黄裳”
《诗经》用最质朴但永恒的方式
记载下了草木染在我国早期历史中
最为浪漫的一笔
草木染取法自然,无污染
染出的织物色泽纯净柔和
散发草木清香
初经水洗,虽略有褪色
但正如岁月漂洗后的颜色
有一种宁静的、生活的味道
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
草木染的手法被延续至今
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、喜爱
草木知春来,春分花已开
春分来临之际,不妨加入我们
一起倾听草木的声音
以大自然的颜色印记三月
《“草木知春来,春分花已开”春分草木染体验活动》
活动时间:3月19日 下午14:00-16:00
参加方式:现场体验
详细活动信息及报名方式敬请期待
去想无关紧要的事,去想想风吧。
——杜鲁门·卡波特《关上最后一扇窗》
精彩三月,更多文化活动
尽在中华世纪坛大众篆刻体验中心
敬请持续关注~
监制:昭一
责编:阿清
供稿:中华世纪坛大众篆刻体验中心
校对:桃盏